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水、树阴、荷叶和蜻蜓等自然景物,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给泉眼和树阴赋予了情感,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诗中还用了对比手法,将小荷和蜻蜓的形象相互映衬,突出了初夏的生机和活力。
诗歌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体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诚斋体”风格。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写给朋友林子方的一首送别诗。
林子方当时被调任福州知府,杨万里则留在杭州,担任太子侍读。杨万里不愿意他的朋友离开皇帝身边,认为这是一种仕途的堕落,所以用西湖六月的美景来暗示他的挽留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感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的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用“毕竟”二字开头,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和非凡。
西湖在这里代指杭州,也就是南宋的首都,是官场中最热闹和最重要的地方。
六月是杭州最热的月份,也象征着官场的纷扰和危机。诗人用这句话暗示林子方不要轻易放弃在皇帝身边的机会,因为这是他能够为国效力和保全自身的最佳位置。
诗的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进一步说明了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和地方不同。
这里既有赞美西湖美景的意味,也有暗讽福州风土不佳的意味。
诗人用这句话告诉林子方,他去了福州,就会失去在首都享受的优越环境和荣耀地位,也会与诗人等志同道合的友人隔绝。
诗的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描写了密密层层的荷叶铺满了湖面,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荷叶在这里象征着官员,接天则表示与皇帝相连。
诗人用这句话暗示林子方,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恩宠,才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和清高。
诗的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荷花在这里象征着仕途成功和功名显赫,映日则表示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垂青。
诗人用这句话暗示林子方,在皇帝身边才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挽留之情和对国家局势的忧心忡忡。
诗中没有直接说出送别之意,而是借用自然景物来暗示和寄托,使得诗歌更加含蓄和深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白描手法,以篱落、小路、树花、儿童、黄蝶等细节,表现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以及儿童的天真活泼。
诗人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敏感度和喜爱之情。
诗题中的“新市”是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是宋代酿酒中心和文化名镇。
诗人在此借宿徐姓人家开的酒店,见到了农村的风土人情和春光美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感情,而是通过客观的描写,把读者引入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与惬意。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于绍熙三年(1192年)春天,当时诗人在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的松源地区旅行,感受到了群山的险峻和艰难。
诗人用通俗生动而又富于幽默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山路的不满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运用了反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形象又含蓄,既有情趣又有哲理。
诗的第一句“莫言下岭便无难”,是一个反语,否定了人们常有的一种误解,即认为上山难下山易。
诗人用“莫言”二字,既自我警醒,又提醒读者,不要轻视下山的困难。
第二句“赚得行人错喜欢”,用“赚”字暗示了山的狡诈和欺骗,用“错”字表达了行人的盲目和幼稚。
这两句合起来,就是说不要以为下山就没有困难了,山会骗得你白高兴一场。
诗的第三句“政入万山围子里”,用“政”字代替“正”,增加了语气的强烈和不满。
用“万山”形容山多而高,用“围子”比喻山路曲折而闭塞。这句话就是说你刚刚走进了无数高山环绕的迷宫。
第四句“一山放出一山拦”,用“放出”和“拦”两个动词,拟人化了山的行为,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艰难。
这句话就是说你刚刚越过一座山,另一座山就立刻挡住了你的去路。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话,却包含了诗人从上山到下山的整个过程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领悟。
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借用行人的视角,以反讽和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山路的不满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既有风趣,又有哲理,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思想意义的佳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冬天儿童玩冰的情景,富有童趣和诗趣。
诗的第一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写出了儿童早晨从铜盆里取出冰块的动作,
用“稚子”一词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用“金盆”一词形容了铜盆在阳光下的光泽。
用“晓冰”一词暗示了冰块是夜间结成的,也暗示了儿童起得很早。
这句话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晨的冬日,感受到儿童的活泼和不怕寒冷。
诗的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写出了儿童用彩色丝线穿起冰块当作锣来玩的情景。
用“彩丝”一词表现了儿童的喜爱美好的心理。
用“银钲”一词形容了冰块在阳光下的闪亮,也形容了敲打冰块发出的清脆声音。
这句话展现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展现了儿童的快乐和自得。
诗的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写出了儿童敲打冰块时发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的情景。
用“玉磬”一词表现了声音的美妙和高雅,用“穿林”一词表现了声音的传播和远达。
这句话突出了儿童玩冰时所产生的美感和乐感,也突出了儿童玩冰时所引起的关注和共鸣。
诗的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写出了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时发出的声音像玻璃碎裂一样的情景,用“忽作”一词表现了意外和突变,用“玻璃”一词表现了冰块和声音的透明和脆弱。
这句话结尾时产生了一个反转和波折,给读者以惊喜和遗憾,也给读者以想象和联想。
《稚子弄冰》这首诗以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场景为素材,以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为手段,以欣赏而理解的眼光为立场,写出了儿童玩冰时所表现出来的天真、活泼、聪明、创造、快乐、自得等特点,也写出了老人看到儿童玩冰时所感受到的童趣、诗趣、美感、乐感等情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得文网 琼ICP备2024039176号-13